今日繁花春正好,在春和景明的4月,俞玉霞工作室联合刘雪美工作室开展了“语文第一学段古诗教学定位与实施”的线上研讨活动。

基于3月开展的“小学低段古诗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修活动,杭州市星澜小学马宁宁老师和南宋镇小学欧阳萍萍老师完善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温暖的3月底执教了《绝句》和《池上》两首古诗。

在马宁宁老师执教的《绝句》课堂上,孩子们个个会读、敢说,通过“我看到了 。”为主线想象画面,将诗歌串联起来;同时教师的板书成画,以画配诗,引领学生感受有声有色的美好春光。欧阳萍萍老师则用演一演、猜一猜这样有意思的活动带领一年级的孩子感受《池上》这首诗的童真童趣,孩子们都变成了诗中的小娃娃,乐在其中。

工作室成员在钉钉群里认真观看了两位老师的录课视频,在4月6日晚上共聚钉钉群,分享观课感受。

章宴和老师以“了解字音、理解含义、指导书写”三方面举例,认为在《池上》这节课中教师教学十分扎实:也提出了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给予学生方法指导的建议。岳加珺老师也赞扬两位执教老师课堂活力十足,课感很好。她认为《绝句》的课堂节奏适当,赏析诗句时老师带孩子入情入境地读;《池上》教学时孩子很有参与感、画面感;男女生互读的形式很新颖;在认真解析的基础上岳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在工作室成员交流后,俞玉霞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浅近的文字,深远的诗意”的分享。她先从教学目标出发,分析一二年级古诗教学目标上的差异,指出一年级应在让学生获取具体生动的情感体验,二年级的重点应该放在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上。

基于教学目标的不同,俞老师分析了一二年级教学在“识字、书写目标与教学方式、理解感悟”这三个层面的差异。就识字而言,一年级教学往往以图片、插图、生活经验等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识字,而二年级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则往往以类别为单位进行识字,而且两位老师都很巧妙地将“诗意与识字相结合”,一举多得。就书写目标与教学方式而言,一年级应关注关键笔画的位置,二年级可以多关注汉字的结构。就理解感悟而言,一年级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古诗,体悟诗境,二年级的老师则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与体悟诗境诗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俞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并结合《池上》和《绝句》这两首诗,提出要把浅近的故事语言转化成画面,就需要老师采用策略和方法自然而然地、一步步地引导,让学生走进古诗。

工作室的老师徜徉于古诗文里,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走到池塘边、偷采莲,又移步草堂前、观春景。走出古诗,又聆听着每位老师和俞老师对于低段古诗词研究策略和方法的独特见解,一起思考低段古诗词教学的得与失。古诗教学是语文课上讲不完品不尽的话题,在未来的教学中,且行且思,共话诗情!

撰稿:冯书敏

摄影:工作室成员

审稿:俞玉霞